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追求魔鬼身材 莫入圈套

雖然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心靈美比外表更重要,但是,鋪天蓋地的減肥廣告和隨處可見的骨瘦如柴的模特兒,又似乎不容人們選擇。這個時代「享瘦」蔚然成風,成功減肥卻絕非易事。尤其有很多正當青春妙齡的女孩子們,對「魔鬼身材」的急切渴望,迫使她們過分壓抑正常的生理需要。結果飲食紊亂,甚至患上駭人聽聞的「厭食症」和「暴食症」。
  
  最近醫學調查顯示,在新加坡,每100名年輕女性中,就有1名患有厭食症。女性為了愛美減肥,常導致厭食或暴食症,患者年齡多介於18歲至21歲間。這樣的飲食失調症,除了影響腸胃運作、身體內外在起變化外,也會在心理上有負作用,嚴重者,還會產生輕生念頭。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患者,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患病。據瞭解,苦於飲食失調的人正在迅速地增加,尤其以15~30歲的年輕女性罹患的比例最高。
  
  據媒體報道,一位16歲的女生突然患上厭食症。她覺得自己的體重過高,而且長得不夠好看,於是決定積極減肥,把吃進肚子裡的食物都吐出來。該女生還曾經為此住院接受治療,但最終她選擇了墜樓慘死。據死者的妹妹說,長得清秀可愛的女生,曾經對妹妹表示自己太胖了,不夠漂亮,有必要積極減肥,所以平常在家中用餐時,都只是把食物含在嘴裡,不敢吞下去。「其實,姐姐一點都不胖,可是患上厭食症之後,她整個人消瘦了很多。她吃下食物後,就會跑進廁所,設法將食物吐出來。」正因暴食症就醫的辰君(29歲,身高172cm,最低體重曾輕到42公斤)則在日記裡寫道:「我害怕萬一哪天發生了意外事故,醫護人員邊抬著我心裡邊想『這個人怎麼那麼重』。」辰君過去曾經為了減肥,極端地壓抑食慾反而造成後來無法控制的大量暴食。
  
  日前,筆者採訪了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心理咨詢門診的副主任醫師王馥玲。據王醫師介紹,「進食障礙」病症指的是人們在心理上對進餐觀念存有不健康觀念的疾病,其中最典型也是目前公認的就是厭食症以及暴食症。
  
  據王醫師介紹,厭食症由心理因素所致,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目的是希望減輕體重,多發生於青年女性,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有意節食導致體重明顯減輕,低於標準體重25%以下。患者對自身體象的感知有歪曲,雖已嚴重消瘦仍認為自己太胖,患者進食很少,尤其怕吃碳水化合物。有的為了減輕體重不惜採用人工嘔吐、過度運動及洩瀉等方法,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王醫師指出,該病的發病原因是由於個體易感素質與心理社會原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一旦疾病開始,家庭的反應常使之持續發展。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患者同胞姐妹中患病率比同齡人群要高5~6倍,這種增高可能由於受家庭環境或遺傳的影響。患者常堅持不承認自己有病,對治療往往不合作,有時甚至出現抵抗治療的行為。患者的個性特點一般是依賴性較強,人際關係不協調,情緒脆弱而不穩定,容易感情用事,比較刻板,多疑敏感,缺乏自信,容易產生焦慮、憤怒和恐懼。
  
  暴食症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具有不可抗拒的攝食慾望,常有週期性發作,發作時可一次進食大量食物,例如整只大麵包、滿罐果醬,整包餅乾和菜餚。這種狼吞虎嚥是常在無人相伴的情況下進行的。起初可使緊張心理獲得緩解,但緊接著可出現後悔和憎恨,患者繼而常自行引吐,開始時往往用手指挖咽喉部,但以後可隨意自如。反覆嘔吐可導致各種合併症,缺鉀是最為嚴重的一種,還可引起無力、心率失調及腎功能損害、泌尿道感染、手足抽搐,還可出現癲癇發作。由於胃酸影響,牙齒可發生釉質脫落,與厭食症不同之處是該症患者的體重常在正常範圍之內。
  
  王醫師指出,營養攝取是短期提供能量給患者,治療生理上的問題,而心理上的治療更為重要。厭食症或暴食症,兩者的起因皆是因為心理上的不健康導致而成,所以欲治標還是得從心理層面開始醫治。基於患者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對自身價值都以身材來做判斷,因此根本的心理治療就是糾正這些不健康的思想,並提升對本身的自尊。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很多患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患上了厭食或暴食症,因而延誤了就診,造成病情惡化。「很多患者,往往是因為骨瘦如柴、免疫力下降引發感染或是血壓血糖嚴重偏低時才來看醫生。她們接受診斷以後,才發現這些症狀是厭食症造成的。」王醫師指出,「最大的障礙是患者對自己的身體缺乏正確的認識。」
  
  王醫師認為,社會需要加強公共教育,她呼籲有問題的患者應盡快就診。治療的過程將視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包括藥物和心理疏導,也需要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支持協助。
  
  除了醫院治療之外,還有許多簡單的小技巧有助於解決飲食失調,對於一般人舒緩情緒也非常實用。下面是醫生最常建議的方法。
  
  1.轉移注意力
  
  開發自己的興趣和喜好,仔細思考並列出清單。下次當情緒開始煩悶或低落時,忘了食物吧,去做單子上的事,一件一件試,直到你找到有效分散你注意的那件事為止。這裡有些點子可以參考:散步、逛街、看電影、打電話給朋友聊天、拼圖、畫畫……
  
  2.放鬆運動
  
  從手指緊握開始,一個部位一個部位慢慢將肌肉繃緊,再以同樣的過程一個部位一個部位慢慢放鬆。交替這個「松——緊」模式,讓自己深刻體驗鬆弛的感覺,從過程中習慣放鬆的狀態,進一步能夠隨時讓自我放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