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鶯鶯塔怪聲與建築結構有關

  據史料記載,鶯鶯塔本是一座唐代的古塔,但在明朝的時候,由於地震崩塌了。於是,人們又重新修了一座,並保留了它原本的唐塔風貌,只是由原先的7層加蓋到了13層。

  為進一步證實這種判斷,專家們又在鶯鶯塔周圍反復進行測量試驗。終於,在正對著塔,而且直線距離為20多米的地方,大家聽到了清楚的蛙鳴聲。

  再經過一系列精確的考察測量,專家發現:在離塔10米左右的地方,敲石頭之時聽不到蛙聲,只能聽到敲石頭的聲音,或者拍手的聲音;而在離塔20米以外的地方,敲石頭之時就能聽到咯哇咯哇的聲音。這聽到的聲音,是從塔上空傳過去的。地面也能聽到,空中也能聽到,站在房頂上也能聽到。正因為如此,鶯鶯塔下的拍手、擊石聲,才會被認為是自然界青蛙的叫聲。

  那麼,鶯鶯塔是怎樣把敲石頭、擊掌的聲音變成青蛙叫聲的呢?為什麼有的塔同樣是13層,卻沒有發現與鶯鶯塔相似的現象?

  專家認為,這是因為,鶯鶯塔的每一層塔簷都是用青磚一層一層迭澀出來的,而且每一層往外延伸寬度不完全一樣。這樣的結構正好形成內凹形的曲面。也正是塔簷形成的曲面,使得聲音發生了改變。鳥的叫聲也好,我們敲石頭、拍手的聲音也好,並不是單純的一個頻率,而是分為高頻、中頻和低頻。這3種頻率接觸到塔簷,發生不同的反射現象,有的被減弱,有的被增強。如此一來,傳到人們耳朵中就發生了聲音的變異。所以,人們在塔下聽到的是蛙聲,而且與自然界的蛙鳴聲很相像。

  儘管如此,鶯鶯塔裏傳來的唱戲聲音,以及學校喇叭裏的歌聲在路上聽不見在塔下卻能聽見的現象,還是讓人不解。難道這樣的現象也是塔簷彙聚反射之後造成的嗎?

  據瞭解,西廂小學離塔有2.5公里之遠。儘管普救寺坐落在半山腰上,周圍空曠開闊,沒有任何阻擋物,但2.5千米的距離,早就超越了聲音傳送的極限。難道鶯鶯塔真的具有神奇的收音放大的功能?

  專家解釋說,其實聲音的反射並不複雜,它就像我們平時看見的水滴,遇到障礙物會向四周濺開。如果障礙物表面相對光滑,水滴會濺得比較遠,但如果障礙物表面很粗糙,水滴濺出的範圍就小多了。鶯鶯塔的塔身和塔簷全都是用青磚疊砌而成,這些青磚經過黃土高原的風沙長年累月地吹拂,表面格外光滑,就像塗了薄薄的一層釉料,變成了很好的反射體。幾乎所有的聲波,都能被這些青磚反射到塔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