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北方王朝統治時期?遼、西夏

西元十世紀初到十四世紀,中國北方諸民族紛爭崛起,在漢族文化的影響下,加速了封建化過程。同時又以他們新興的軍事優勢,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統治權,其中契丹族建立了"遼","黨項"族建立了"西夏", 女真族建立了"金"。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在陵寢制度上,吸收了漢族傳統文化,同時還保留了許多民族特色和習俗。這種漢族文化與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國陵寢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頁。



    遼現存的陵園有兩處,一是遼祖州城西的遼祖陵,一是遼慶州城北的遼慶陵。遼葬制的主要形式為石棺葬。石棺內的屍體套有銅絲網罩,死者服飾皆為左衽、捍腰、套褲,顯示了遼遊牧民族馬上生活的特點。另外,從豐富的遼代陵墓壁畫中,也生動地反映了契丹文化的特點。如遼慶陵壁畫中,有一幅帶有契丹小字的旁題人物像,第一次證實了契丹族的習俗。再者遼代皇帝四時"捺缽"的習俗,也從一幅四季山水畫中得到反映。這些情況說明了在民族融合的總進程中,顯示出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和差異性。

    遼太祖陵,在今天的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一道寬約七十米的山口為陵園的天然門戶,兩旁是懸崖峭壁,入園門便是四面環山的絕穀。古內林木參天,清泉漫流,景色佳絕。遼太祖陵墓就坐落在山谷西邊的高地上。

    祖陵原地面建築十分宏麗。但祖陵在金代曾經遭受破壞。現在陵園四周散佈著磚瓦、碑石塊等。地宮牆身遺跡已暴露地面,享殿略有遺存。在叢林澗溝中還有一具石翁仲,其頭部和右臂殘缺,身穿箭袖窄袍,腰束帶,中結雙紐,兩手交叉,左手握住右腕,背脊拖出一條長辮,表情自然,衣紋流暢,其雕刻藝術在中原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明顯地帶有契丹民族的古樸風格。

    此外,在穀口兩側還有建築遺址多處,東側小山頂有石雕大龜趺一個。在碑趺附近發現的殘碑上,刻有秀麗的契丹文,這是研究契丹歷史的重要資料。

西夏

    西夏陵園坐落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部賀蘭山麓,共有九座帝陵和七十多座貴戚、功臣陪葬墓。西夏李氏貴族與唐宋政權交往頻繁,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

    與宋陵相比,西夏陵園平面除仿照宋代大建築群,強調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式,以象徵西夏統治權威外,還體現了西夏文化獨特的葬制,其表現為墓道底部鋪設橫木,道口用原木和木板封閉,墓壁建築有護牆板,以及墓室前有多層寶塔式陵臺建築等。由於漢文化的影響,雖然西夏著字院推行篆書,但漢字仍在民間和官府通用,這種情況在陵寢制度中也得到反映。不如仁宗趙仁孝的壽陵碑亭遺址有東西兩處,東碑亭為漢文楷書,書法遒勁,刻工嫺熟,西碑亭為西夏篆書,兩種文字並用,說明中原與西夏在政治、經濟方面聯繫密切和文化交融的歷史事實。

    西夏帝陵陵園葬制已擺脫了早期"障水別流,鑿石為穴,即葬引水其上"的原始葬俗,在漢族文化的影響下,佈局基本仿照唐宋以來的規制。每個陵園都是獨立完整的建築群體,占地都在十萬平方米以上。四角建有角樓標誌陵園界至,有南往北排列有門闕、碑亭、外城、石像生、內城、獻殿和靈臺。陵園平面強調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式,象徵西夏統治權威。從出土的雕龍欄杆、蓮花柱礎、琉璃獸石勾頭、獸面和花卉滴水、白瓷板瓦等大量建築材料,反映出西夏王陵陵園建築當年是十分宏偉和華麗的。

    西夏王陵的地宮形制,從已發掘的八號陵中得到進一步瞭解。墓道呈斜坡形,墓室屬土洞形式。兩側各有一配室,周壁敷設護牆板。墓內隨葬品十分豐富,有各種金飾、鎏金銀飾、竹雕、銅甲片、珍珠、瓷器等。

    西夏王陵的建築規制是在吸取宋代陵園建築規制的基礎上,體現了不同於宋陵的獨特風格,其體現為:其一,西夏陵園將宋陵由門闕到南神門神道兩側的石像生安排到月城禦道兩旁,縮小了陵園的範圍,顯得比較緊湊;其二,宋陵是單城呈正方形,而西夏陵是重城呈長方形;其三,宋陵靈臺就是墓室,而西夏陵的靈臺位置在墓室前,並非起靈臺的封土標誌,而是一個高達二十餘米的塔式樓閣建築;其四,西夏陵園內都沒有附葬的後陵。

    西夏陵園的調查和發掘,對於研究西夏歷史,特別是瞭解西夏文化和漢文化的聯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