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大境閣概括

人民路大境路口有一處滬上勝景,這就是一段長近50米的古城牆和建在古城牆上的大境閣。上海自元代建縣後,未築城牆,明代時多次遭到倭寇侵略。因此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僅用3個月時間趕築了一座周長9華里,高2.4丈的城牆,城上築有雉堞3600餘個,敵樓2座,沿城牆外面築有闊6丈、深1.7丈、周長1500餘丈的城壕。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又增築敵樓3座、箭台20座。萬曆年間倭患平息,縣城安寧,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鳳樓、觀音閣、真武廟和大境閣。大境閣建在大境箭台上,是一座結構精巧、造型別緻的抱廈式三層樓閣。此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供關帝像(原稱關帝殿),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改建成三層高閣(即今日之閣)。道光元年(1821年),總督陶澍登閣觀光後親題"曠觀"匾額懸於"熙春台"上,道光十六年(1836年),兩江總督陳鑾游此,題"大千勝境"四字刻於東首石坊上。於是此閣名聲大振,被列為滬城八景之一"江皋霽雪"景點,成為申城旅遊熱點之一。  

   
    近代以來,大境閣為文人墨客雲集之處。晚清至民初,此閣三層樓曾是著名畫家吳逃禪、華墨龍、任伯年、朱屺瞻等作畫、會友之所。1917年,著名昆曲教師陳風鳴、丁蘭生,票友郁炳生等在此二樓成立"平聲曲社",昆曲家莫舒齋也在這裡開辦昆曲學習班培養昆曲新秀。1952年,由應雲衛執導,史湘雲主演的昆劇《桃花扇》,就是在此閣組團後公演的。清代後期,上海經濟迅速發展,上海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古城樓已成了阻礙城內外交通、影響經濟發展的障礙,遂於1912年7月先拆南半城,1913年拆北半城,將拆城的泥土填沒城壕,歷時2年竣工。由於當年拆城指揮部--城壕路工事務所設在大境閣,又有人請求保留大境閣,後以九畝地的泥土充填大境閣下這段城壕的泥土,才使這段城牆和大境閣得以保留下來。
返回列表